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年内绿债发行规模已近2500亿元

发布时间:2022-04-25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今年以来,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已发行201只,发行规模达2492.75亿元。
       规模迅速增长的背后,是亟待满足的巨大绿色资金需求缺口,更深一步挖掘,便能发现不同发行人、投资方在绿色转型发展中多样化、细致化的投融资要求。为了更好满足市场各方的差异化需求,推动绿色债券持续创新发展,并不断构建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披露框架、监管要求等基础设施,势在必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部总经理陆兵近日在由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期刊举办的2022年二季度债市研判六人谈会议上表示,绿色债券创新是金融业适应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监管要求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源源活水和不竭动力,对积极赋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债创新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间,绿色债券创新品种迭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再创新。去年2月,首批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随后国内首单用于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债券、全国地热行业首单碳中和债券等相继出世。
     “同时,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生物多样性债券等绿债子品种持续创新推出、蓬勃发展。此外,随着转型金融起步,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也将作为绿色债券的重要补充,形成合力多元化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在陆兵看来,绿色债券创新的路径来源于两个方向,一是与区域化发展联动;二是绿色债券发行人将以绿债支持项目目录为指导,深入挖掘自身绿色项目储备情况,精细化开展绿债品种设计。
     “此外,绿色债券创新需要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约束和正向助推。”陆兵补充道。事实上,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看,实现“双碳”目标,除支持绿色产业之外,还需要对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因此,转型类债券发展和产品创新同样重要。
       中诚信绿金科技公司副总裁徐洪峰表示,转型类债券包括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等。其中,转型债券指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传统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的债券,如天然气、钢铁、水泥等高碳行业的节能减碳。当前,国内外转型债券均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21年三季度,全球累计仅有31只转型债券,规模为99亿美元。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较转型债券支持范围更广,属于范围更大的可持续金融范畴,且资金使用较转型债券灵活,没有项目定向投向限制;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指的是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债券,其特点在于票面利率与底层贷款的ESG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间接挂钩,随贷款利率浮动而相应调整。”徐洪峰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内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展较为迅速,且多数将新能源相关指标作为关键绩效指标。此外,中国银行于2021年10月27日完成的3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发行定价,成为全球首笔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绿色债券均属于贴标绿色债券,在实际市场上,大量未贴标却投向绿色项目的“投向绿”债券,也为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投向绿”债券是指募集资金投向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组织(CBI)《气候债券分类方案》这四项绿债标准之一的,且投向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规模在募集资金中占比(或发行人绿色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不低于50%的债券。”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姚东旻表示。
       如何识别这类债券也是推动绿色债券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业内人士看来,若在债券存续期内环境信息披露不到位,就无法准确判断绿色债券的实际环境效益,因此,规范绿色债券市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体系,对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债券创新发展前景广阔,其投资价值也日益凸显。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全球信用业务负责人陈振宏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及参与全球治理的决心,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有望形成常态化趋势,由此形成的产业机遇与资金缺口有望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长期高质量发展。
     “绿色债券投资是ESG投资理念的最主要实践,强调以环境视角为出发点,微观上评估发债主体或融资项目的可持续性,中观上判断行业受绿色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的影响,宏观上理解碳中和政策对经济潜在增速的长期影响,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预判公司和项目未来财务表现的稳健性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在陈振宏看来,这些公司在长期将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政府支持,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对于机构而言,2021年7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实施,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正式纳入考核业务的覆盖范围,其评价结果将纳入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陈振宏表示,大型银行有望在未来持续提升绿色债发行规模,绿色债的投资价值或将逐渐显现。
       从绿色投资产品的规模来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累计已有78款以ESG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发售,募集资金181亿元。此外,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自2013年以来,存续绿色信托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绿色信托存续资产管理规模达3592.82亿元,存续项目达888个。随着监管鼓励和可投资标的的逐步增多,绿色产业基金规模也快速增长。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绿色债券投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是其中关键。“我国需要建立统一的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尝试在企业年报中加入标准化的绿色相关信息或者ESG披露格式,通过审计的方式确保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陈振宏表示,绿色债券投资起点高、规模大,可以探讨以绿色债券为契机,将债券指数投资的理念转化为更多产品,将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金融红利惠及普通民众。同时,鼓励在绿色债券上开展衍生品交易,将绿色债券打造成满足全球债券投资者需求的核心资产。
       中债估值中心高级总监余立凡也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将ESG评价应用到投资策略制定以及分析框架中,越来越多的评级机构开始将ESG因素纳入信用评级体系中,以提高信用评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来源:金融时报)